首 页 | 学校概况 | 专业设置 | 教育教学 | 招生信息 | 就业指导 | 职业教育 | 校园动态 | 网上报名 | 信息查询
招生信息 Culture
招生简章
择校注意事项
学校公告
暂无公告
校园文化  

 

 

 

 

 

 

 

 

 

 

 

 

 

 

 

信息导航  
信息查询
友情链接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山东省教育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招生简章  
中等职业学校教务工作计划
发布人: 

突出学校特色,实施精细管理,打造高效课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县领导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工作的讲话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规划工作部署,按照县教体局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紧密结合省、市、县发展规划、优势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新形势,遵循“确保办学规模,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扎实创建“高效课堂”,突出精细化特色,积极发挥省中职特色学校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二、发展战略
以内涵建设为根本,以特色创新为主线,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质量提升为重点,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把建设成为高质量、深内涵的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全校的奋斗目标。
坚持“内涵、特色、效益”的总体发展战略,“走质量和特色之路”,以内涵提水平,以特色促发展,加强硬件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规范管理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大力加强内涵建设,着力增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坚持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走特色发展之路。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社会服务、内部管理、毕业生就业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逐步凸显特色。
三、创建思路
1、突出重点。把基础建设和基础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及管理队伍建设、基础性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内部管理(主要是人事、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基础性建设为重点,统一思路,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初步形成主线明晰、重点突出、其它工作相得益彰、全面进步的良性工作格局。
2、优化结构。依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初步形成与市场和产业链对接的、具有学校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群结构;必须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结构,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在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双师” 结构等改善上下功夫。
3、强化管理。逐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管理运行机制,强化部门职能;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管理,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奖罚机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实行优质优酬,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强化教学和学生管理,规范教学过程和学生日常管理,保障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确保教学和日常工作开支;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为教学、管理、发展和提高学校的育人水平提供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
4、提高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立足之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是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核心是具有针对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优良的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及制度保障、以及良好的师资队伍和必需的实验实训条件支撑等要素建设。除教学质量外,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还有内部管理、学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各种教辅设施建设、校园文化等。因此,只有不懈地抓好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培育特色。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是国内外职业院校发展的秘诀之一,要充分利用现有办学基础和优势,积极培育特色要素和特色项目。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中厂”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内部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力争探索出具有鲜明个性的特色。
四、工作重点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1、加强师德建设。倡导奉献精神,培养爱校、爱岗、爱生思想,形成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风。规范班主任工作制度,加大班主任的培养力度,动员优秀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打造优秀德育团队,努力培养一支热爱学生、乐于奉献、业务精湛的骨干班主任队伍。
2、提高业务素质。通过培训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在教师队伍中形成多思、强能、精技的氛围,主动积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教师团队建设。要着力建设好三个专业群。依托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市场营销专业重点建设好一个现代服务专业群;依托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机电技术等专业重点建设好汽修电子专业群;依托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好一个电子信息专业群。学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和实现形式,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培养有大爱、有思想、有特色的教师群。建立健全教师管理、成长激励机制,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评定各级各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构建人人争先进,人人是先进的教师队伍;帮助教师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教师学习培训。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信息化教学等,鼓励全员参与教研教改,形成有思想,有特色的教师群队。
3、加强师资培训,优化师资结构。初步建成一支热爱职业教育事业、乐于奉献、结构基本合理、较为稳定、具备可满足学校职业化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适应学校未来发展要求的专兼职教师团队。在教师队伍总量中,校内教师稳定在300人左右,其他为外聘教师;校内教师学历均为国民教育本科及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应占50%左右。
教师队伍建设主要立足于通过培养、引进、外聘来实现。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实施“老带新”和“助教制”的“青蓝工程”,立足校内培养,提高其专业和教学业务能力,采用这种方式培养教师每年不少于20人;鼓励参加省内外各种专业、学术及教改学习培训,每年约30人次;对于有能力主持校内各种科研、教改项目的教师,优先给予机会,促进其在实施并完成实际项目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能力和水平;鼓励教师下企业或有关机构挂职锻炼,每次参加的持续时间不少于60天,以增强教师专业实际工作能力。通过上述工作,进一步提升校内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专业带头人培养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外聘是解决师资总量不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聘用程序和协议、加强管理,逐步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乐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外聘(包括兼课和兼职)教师队伍。
(三)改革和完善三个机制。
1、创新管理机制。学校行政要解放思想,要群策群力搞工作,凝心聚力谋发展。各科室要各抓一、二个特色,做好亮点工程。通过提炼,改进,推广,加大成果整理和宣传力度,形成特色办学、百花齐放的局面。既要从旧例,又要改进创新。
2、改革学生评价机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建立动态的综合的学生评价机制,构建常规教育、社团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大教育模块。通过制度建设、团队打造、课堂阵地、活动承载、评比促进和考核保障六条途径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加大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硬性要求,设立毕业门槛,作为学生评价和毕业的硬件,反过来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使德育管理在更短时间内见成效;明确要求学生做仪容清爽,言行礼貌,文雅自信的职专人。
3、完善教师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绩效考核制度、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和教师评价机制,尽最大可能提高教师依法依规的收入。要求教师师德师风受敬仰,技能竞赛出成绩,教研教改有特色,把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五、教学常规管理
(一)重视常规工作,管理极致化。
加强对日常工作的规范管理和量化考核,把握好学校生存发展的两条线,一是生命线:常规落实;一是风景线:技能、特长培训。将常规工作和技能训练常态化,向精细化管理要成绩。加强技能竞赛的组织培训,使学生技能突出,就业优势明显。
1、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好规定课程,严格按照课表上课。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差异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用好教辅用书。注重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在照顾好差生的同时,重视培养优等生。召开各专业教师会议,重申学校课堂教学常规,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2、切实抓好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工作要求早作准备、早落实。认真备课,明确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法,认真上课,积极倡导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规范作业格式,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兴趣活动。
3、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管理。本学期,教务科制定相应的措施,明确教研活动的具体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主讲人。通过争创先进教研组,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程序,明确了管理职责,确保了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
4、加强对各类文档的管理。根据市县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思路及要求,要进一步明确本部门的职责,各项工作力求做到规范、有效。如学生的成绩管理、作息时间的安排、课程计划的执行、教辅用书的征订等;要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
为了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务科按照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部署,把“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作为本学期工作重点,总体工作思路是:课程改革注重实效,教研活动关注校本,教学常规促进发展,教学竞赛打造品牌。
听课评课,促进交流。认真贯彻落实南阳市教育局《南阳市“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和我县“万名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要求,开展全体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践行新发展理念、打造新使命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基本功和教科研能力,加快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发展,以此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既磨练老教师又快速带动青年教师。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听评课不少于四节,并有详细听课记录及评价,月末送教务科统一检查。
2、创建高效课堂。学校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为基础,结合学科性质和特点,在一节课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过程,将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使学生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学习自信心得到确立,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升华,习惯得到内化,教学相长,快乐幸福成长。关注全体,激发兴趣;因材施教,有效互动;建构知识,习得方法;达成目标,当堂检测。没有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就没有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也不可能有新课程目标的真正实现。
我们的努力方向是,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性课堂。追求效果、效益、有序的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
要研究“教”的有效性,研究“练”的有效性,研究“学”的有效性。要加强“有效训练,分层作业”的研究。课内作业主要解决课标要求,课外作业满足差异自主发展需求。避免机械重复训练,引导学生跳出题海。围绕注重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机制、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做文章。
六、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传统文化、职业文化和景观文化的建设。各科室要想方设法加强学风建设和阅读习惯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晨诵篇目的精选;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学生读经典,讲礼仪等等。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职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教师队伍和具有职业精神的学生准员工队伍。加强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使眼到之处都是美景和良言,使一草一木都浸染文化的魅力,做到润物细无声。使美丽校园、学习型校园和书香校园的建设落到实处。
2、积极开展学科社团活动。
本学年,学校要加大开展学科社团活动的力度,构建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实践课中成为主角,实现“活动中练能力,活动中育品格”。拟报各类社团有绘画,书法,电子琴,舞蹈,计算机等。确定负责教师,写出《活动计划》,做好活动记录。做到精细管理,严格要求。每月举行成果展示活动,通过演出、展览、小型比赛等方式,展示研究成果,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七、面向支柱产业,对接产业发展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支持重点专业建设。加强机电类、信息类、旅游类、电子类等四大重点专业群和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增强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确保专业设置主动对接产业发展,专业调整主动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专业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形成品牌、特色专业引领各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根据我县“生态立县”的旅游业发展战略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服务业“12257”创新引领计划”,学校要加大旅游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力度,打造品牌专业,培养合格的初、中级技能人才;我县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大交通”格局,势必带来汽车维修行业的繁荣,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保证了行业对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围绕我县“特色商业区”建设,学校以市场营销、计算机专业为基础,增设电子商务专业,为“互联网+”提供人才支撑;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紧紧围绕我县“突出特色高效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县”的目标,培养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引进、推广服务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锁定工业“11533”发展目标,工业集聚突破需要大量机电技术人才,这为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学校将加强与中南钻石、中亚精密轴承等重点企业的合作,有机对接、双向交流、推进实训,为建设“富强方城”增砖添瓦。
八、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搞好职业培训。
1、加强市场调研,服务学校发展。要加强市场调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引进、培训就业等工作,不断引进和调整专业设置,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校企合作高效运行。当好学校改革发展的传敏器和学生就业创业的护航船。
2、加强职业培训,服务民生工程。以加强和各部门的合作为切入点,巩固和完善培训工作平台。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精准扶贫等培训项目,完成规定的培训指标任务,开辟市场化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能力和培训效益。
3、加强校企合作,服务企业发展。扩大校企合作范围,以校企联谊为切入点,加大合作的深度和力度;加强校企互动和交流,不断拓宽校企合作渠道,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增强服务能力,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订单教育”、“顶岗实习”、“进校办厂”、“短期培训”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县域企业的合作,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九、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技能。
1、坚持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技能。要建立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中心。
2、抓好学生技能竞赛。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全面提高。每学年开展一次“技能竞赛月”活动,完善大赛培训、选拔机制,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训练水平和大赛成绩。提高学生在省、市至国家级大赛的获奖率。。
学校将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和创新,推进校企合作,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力求内涵发展,精细管理,特色办学,努力实现学校新的跨越,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新贡献。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进入邮箱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小纬六路179号    邮箱:sdxsj @ 163. com  

(2010-2024)山东省新世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拥有所有版权 鲁ICP备10203708号-7